小学生兴趣课程有哪些?

战梓墨战梓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作为在小学一边任教一边读研究生的“伪”学长,对小学的课程以及学生兴趣点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先放结论,我认为小学生兴趣课程应该包括两大模块,一是素养类(含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二是特长类(含艺术类和体育类)。

先说为什么是这两大类。 因为国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学校开设了各种社团课。社团课的内容就可以归到上述两类中。 那么接下来讨论具体开设什么内容。

一、素养类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益的,对学生人生有奠基作用的素质。因此这类课程要着重考虑对学生今后升学的作用,或者至少不能起到负面影响。 我把这类课程称为“基础型课程”。

(一)阅读与作文 不论以后就读哪个学科,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很差的阅读习惯。而小学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时光。除了老师推荐的读物外,还可以让孩子多阅读课外书。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分享阅读的成果。

对于写作,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养成书面表达的习惯。可以先从日记做起,要求孩子把每天发生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字数要求,增加写作难度。再逐步引导写作主题,由事写到物,由景写到情.....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写作的信心。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数学是一门很有思维的学科,学不好数学的孩子往往被认为脑子不灵光。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

例如可以通过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又或者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孩子学会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

(三)英语沟通能力培养 英语这门语言,目前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英语语音语调最好的时候,如果孩子发音不准,没有掌握好正确的读音方法,那么以后改起来会很费劲。当然英语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口语和听力,还包括词汇量和读写能力。这部分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同时搭配一些有趣的英语学习app,帮助孩子高效学习。

(四)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后,不再单独分科教学,而是以实验为主,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这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特长生类 这一类课程主要是满足孩子的特长的培养需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孩子再有特长,到高中也基本都会抹平,因为高中主要任务还是以应试为主。不过既然有了特长,就给孩子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吧。 这里我也分两大块,一大块是艺术类,包含声乐、器乐、舞蹈、美术;另一大块是体育竞技类,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一)特长生类课程实施的原则 以兴趣班形式开课,不以高考为目的。 重在培养兴趣,鼓励参与。 不与中考、高考挂钩,不影响文化课学习。

(二)特色课程推荐 文学类: 诵读与写作、小小演说家 思维训练类: 思维导图、数学兴趣小组(数独)、英语口语角

艺术素养类: 舞蹈团(中国舞、芭蕾舞)、乐团(乐器演奏)、戏剧社、书画社 体育运动类: 球类运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跳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