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研究考研?

岳璐心岳璐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19考研,工科考生 (๑• . •๑) ,不考数学… 先说一下目标院校选择问题。这个因人而异,我是因为不喜欢本科就读的学校的地理位置所以选择了更换学校(并不是因为本校不好而是地理位置太偏僻了,远离大城市对我这种孤傲的人太难受了)。当然还有另一种换档次的思路,那就是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比如由“普通一本”变为“双一流”,这个难度和第一种难度不可相提并论,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同。

个人建议:首先确定几个学校作为目标,按档次划分,第一档次是理想型,第二档为保底型。然后分别了解各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信息、报录比……等等重要指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权衡。

关于如何搜寻信息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是已经知道了,毕竟20个择校问答里肯定有至少一半的问题是这个。 关于复习经验,我想谈谈公共课的复习。首先是英语,我的英语底子还算可以,四级六级都一次过且分数都不低(虽然六级刷分450+,但是真的没什么人关注你的四六级成绩)。所以我也没有花太多时间精力在英语上。但是英语的学习是一直都不能放松的!尤其是备考过程中,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对英文字母的审视。注意一下日常积累,不要等复习完一遍再去看单词!

其次是政治和专业课。这里要说的是,千万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老师的身上。我之前就是完全相信某位老师,于是只买了他的书,结果考试的时候大部分题都不在书中,有些甚至毫无关系。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丢了自己的手脚。

最后说说数学,因为我是工科,所以数学的难度较大。从三月份的复习开始,我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对数学的练习。高数线代以及后续的相关课程,我所听力的网课我都做了笔记,并且做了大量的习题。虽然最终的结果并不好(因为考试时间分配不当),但我始终坚信,多练习一定是没坏处的。至于大家听的课,我跟的是张宇,李林,李永乐等几位老师的课,没有全跟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取长补短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嘛!

费诗椒费诗椒优质答主

本人是2015年考上北京一所985的研究生,现在在研二下学期了 说一下我的经验吧! 我是在大三开始准备的,但是我是从大一就开始有上这个学校的想法(因为本科学校差)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我决定要考这所大学,于是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备考之旅——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图书馆占位子,晚上大概学到10点左右回宿舍。除了上课和周末放假之外都在泡图书馆学习。然后就是每天中午也都是在图书馆里啃方便面+看专业课视频,晚上回来吃个饭洗个澡继续看书到9点半左右睡。

到了大四上学期,也就是今年3月份,我正式投入复习中去了,早上7点-下午5点是政治、英语、数学的时间;而晚上的时间是用来巩固白天学过的知识点以及做课后习题。 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我没有放过任何机会,比如我是在一个二本院校读的大学,虽然我在本校也有过保研的机会但是我放弃了那个名额而选择了读研,我想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所以我在备考期间还参加了本校的数学竞赛并且获得了校一等奖(其实我当时报的是校二等奖,结果我们系只有一个同学获得二等奖),这也给我加了不少分呢,让我顺利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所以我想说只要你有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一定会收获你想要的结果的哦~~加油(ง •̀_•́)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