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研究考研?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19考研,工科考生 (๑• . •๑) ,不考数学… 先说一下目标院校选择问题。这个因人而异,我是因为不喜欢本科就读的学校的地理位置所以选择了更换学校(并不是因为本校不好而是地理位置太偏僻了,远离大城市对我这种孤傲的人太难受了)。当然还有另一种换档次的思路,那就是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比如由“普通一本”变为“双一流”,这个难度和第一种难度不可相提并论,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同。
个人建议:首先确定几个学校作为目标,按档次划分,第一档次是理想型,第二档为保底型。然后分别了解各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信息、报录比……等等重要指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权衡。
关于如何搜寻信息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应该是已经知道了,毕竟20个择校问答里肯定有至少一半的问题是这个。 关于复习经验,我想谈谈公共课的复习。首先是英语,我的英语底子还算可以,四级六级都一次过且分数都不低(虽然六级刷分450+,但是真的没什么人关注你的四六级成绩)。所以我也没有花太多时间精力在英语上。但是英语的学习是一直都不能放松的!尤其是备考过程中,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对英文字母的审视。注意一下日常积累,不要等复习完一遍再去看单词!
其次是政治和专业课。这里要说的是,千万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老师的身上。我之前就是完全相信某位老师,于是只买了他的书,结果考试的时候大部分题都不在书中,有些甚至毫无关系。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丢了自己的手脚。
最后说说数学,因为我是工科,所以数学的难度较大。从三月份的复习开始,我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对数学的练习。高数线代以及后续的相关课程,我所听力的网课我都做了笔记,并且做了大量的习题。虽然最终的结果并不好(因为考试时间分配不当),但我始终坚信,多练习一定是没坏处的。至于大家听的课,我跟的是张宇,李林,李永乐等几位老师的课,没有全跟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取长补短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