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猴代表什么生肖?
在十二地支中,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各代表一个农历月份。 而在古代,人们用“子”来表示所有的老鼠,用“寅”来表示老虎和兔子,用“巳”来表示蛇和青蛙……如此类推。“子”与“寅”相配,表示的是阴阳交替,万物萌发之意;“丑”与“巳”相配,表示的是阴盛阳微,万物始生的意思;“亥”与“寅”相配,表达的意思是阴气渐盛,万象更新的意思。
那么对应到十二生肖上,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这组对照表: 根据上面的对照表,我们可以知道,当阴历四月出现在寅时,也就是清明节前后的时候,就应了“子”时这一时辰,这时候属于阴阳交替之时,所以这天的出生的人性格复杂多变,具有两重性。而到了农历五月,时间进入夏至,万物生长,这时的出生的人的性格就比较开朗,活泼好动,但脾气比较冲动。从六月起,阳气开始渐盛,这时的出生的人往往个性较强,喜欢指挥别人,也有很强的领导才能。到了十二月,又是阴阳交替之时,而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的出生的人往往个性复杂,有好有坏。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十二生肖的称呼有很多,比如十二属相、十二兽、十二虫、十二生、十二类等等。十二生肖的形成及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个生肖依次对应十二地支和十天干,按照十二生肖年的记载和推算方法,每隔十二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缅甸、越南等国。现在生肖已不仅仅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亚洲国家也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十二生肖,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在不断地扩大。
十二生肖中的“猴”在中国人眼里本是一种神秘莫测的灵长类动物,它既生性狡猾,又通灵机敏。“人而猴心”、“心猿意马”、“心猿”等成语均表达了中国人对这一生肖的贬低意识。然而,“猴子称王”、“毛遂自荐”、“吴牛喘月”等成语却道出了中国人对这一生肖的赞扬意义。因此,中国人对十二生肖中的“猴”的褒贬意义是双重的、复杂的。十二生肖中“猴”具有猴性的那种机警、敏捷、无拘无束的本性,也具有“顽皮”、“不安分”、“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的缺点。从十二生肖中“猴”的含义来看,它是一种“智者”、“勇者”、“德者”、“仁者”的完美结合体。“猴”不仅是一种动物,而且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人与动物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人与动物的属性巧妙地融为一体,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十二生肖中“猴”这种动物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十二生肖中的“猴”是生性和智慧的完美结合体,是中国人审美理想中的楷模,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象征。“猴”字在十二生肖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