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产考研几次?
首先,我想告诉你,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我是16年的考生,初试考了404分(政治71/英语83/数学129/专业课121),排名大概前十;复试之后终于上岸了~ 我高中是理科生,大学学习的是工科专业,在毕业那年参加了工作,做了半年建筑设计师(真的累啊)后辞职决定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因为热爱心理学而且不想从事设计行业所以选择了现在的院校,15年报名了南京某高校,但是没考上(英语仅考了45分,伤心到极致)。16年二战,换了目标学校,是在10月份才决定的,因为在南京上学并且喜欢那几个导师的缘故所以选择了现在的院校。 下面来说说我的经历:
1、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很重要! 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心理学,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并没有犹豫,而择校则比较纠结,因为我不太想去北方所以先排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由于本科是工科专业且不喜欢做实验所以也排除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后选定了现在所在的这所院校(16年之前不考实验统计测量!)。在选择时候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因为读研期间大部分都是靠自己自学,有兴趣才会让你坚持下去!其次要注意目标院校的专业课是否有指定参考书,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你大量收集资料和信息了,有的话最好不过,可以直接买往年的真题以及回忆版笔记等。
2、复习备考——坚持+效率=成功 在正式考前应该把所有科目过一遍,特别是数学和专业课。我的话是买了本通关宝典(类似课本但是是分章节的,有重点有习题),看完一章就做后面的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0月份我加入了肖秀荣老师的考研政治强化班网课,每天看一集(注意是视频浓缩版本,特别省时间)并做相应的练习题。至于英语的话我报了一个在线语法辅导课程,跟着老师梳理了整个语法框架,并在做题过程中查漏补缺。
关于备考资料,因为我报考的学校没有提供往年真题,所以我买的都是别的院校的真题(当然真题很宝贵,建议尽量买目标学校的),另外还买了各院校高分学姐学长的笔记(很有用的,尤其是记忆性科目的笔记),还有一些经验帖子等等。 关于作息,因为我是一个人在家复习,所以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基本上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就开始学习了(我是不建议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玩手机的,这样会延长你的学习时间并且没有什么效果),中途会有休息的时间(我自己设定的是每两个小时的复习过程中休息10-15分钟,休息期间可以刷一会手机或者看一会动漫,但是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晚上一般会学到凌晨一点左右。虽然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很长,但是效率并不高,因此我的整个备考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压力非常大,经常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有时甚至想放弃。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坚持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