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是仙?
子鼠 《晋书·宣帝纪论》载,魏帝曾对王朗说,“朕之先人,世居幽州邺城,汉氏中平年间,有鼠生出角,五色鲜明;到公孙瓒起兵之时,鼠又生耳、生目;到建安二十三年正月,连眼、鼻、口都生了,形貌凶恶;到了正月十九日,鼠全身生毛,样子更可怕了,于是人们都拿鞭子抽它打它。到了二月,鼠忽然不见了。现在正月的月亮还这么圆啊!”
丑牛 《后汉书·朱景传》中说,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十二月,“京师及郡国十四雨冰。是时寒至,牛皆卧寒水之中。……初,和帝即位之年,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而寒冰结集,比年益盛。贞观五年。塞外生羌十万余众来降。七年又大雪,深二丈许。” 寅虎 “白虎通义”曰:“虎者阳兽,能噬山中之老虎。”“海经·南山经”中也有“盖山之大兽焉,其名曰‘白虎’。”故虎与山之精相合。 “海经·大荒经”中言,“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也。”“海外西经”中有“诸沃之野……凤皇卵,民食之。”可见凤皇卵可以食用。 西汉的东方朔是一位智多星式的人物,他曾在汉武帝面前随意出入仙境,并带回来很多仙方(治病的方子),其中就有“凤凰衣”这味药。“海经·大荒西经”载,“沃之野,凤皇卵,民食之。”这里提到的“沃野”正是指四川盆地。由此可知,早在汉代,巴蜀之地便已经有了凤皇蛋的记载(或传说)。
卯兔 《山海经·小次山经》中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有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纹曰德,翼文曰礼,背文曰德,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辰龙 “海经·大荒东经”中,“东海之王”禺疆(神禺氏国国君,海神)“其状如禺,赤色,尖头,大概很像今天的红毛猩猩吧……” 巳蛇 《春秋》中记载了一条惊人的尾巴:“鲁昭公十五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昼,有星如尾帚。”这条奇怪的尾巴就是蛇星。古代天文学还没有发展到很精确的阶段,所以常把一些星象误认为是已经消失的星体。古书上关于蛇星的记载比比皆是。
午马 马属火,位在中南,南方为火地。且夏季炎热时,马匹易发狂。古人看到马这种季节性的狂躁不安,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神马“天马”,于是“马”与“天”联系在了一起。“诗·鄘风·载驰》:“我马维驹,六辔如飞。”“骏马”也称“天马”。 未羊 “羊”字在金文中作“㛞”,像一只羊在吃草的样子。“羊”本意为善,引申为祥和、吉祥的意思。“羊”与祥瑞相关联。《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司禄。”其中的“槱燎”就是用燃烧的木材架起的高台,用以祭祀。
申猴 《礼记·月令》中讲,每年农历十一月“天子始裘”。孔颖达疏:“谓穿薄狐之裘,备四时寒服之意也。”孙诒让正义:“裘之言裘,犹今之棉袄。以其暖厚,宜御冬寒。” 酉鸡 “海经·大荒西经”中讲到一种长得像野鸡的神鸟名为“鸡斯”,《淮南子·地形篇》中也提到,“鸡斯之山,其上有禹攻共工神处。”高诱注:“鸡斯,鸟名也。” 戌狗 “戍”字的甲骨文作“戊”,形象为一犬守粮。金文作“戍”,字形为右犬守粮,左边有人持矛警告。因此金文的“戍”是一犬一戈,表示边塞用兵,警戒之意。
亥猪 “河图·玉版”中有“甲子乙丑海中金”,“海中金”便指的是海中出生的金山。《渊海子平》说得很清楚:“甲子乙丑,乃海中金。” 作者整理不易,欢迎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