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在哪考?
1.考研二战在哪里考试 答:关于这一点,需要看考生是原所在省的户籍,还是现所在的省份的户籍情况而决定: 1)如果是原所在省(以报考学校所在地为准)的户籍,且档案也在原学校或工作单位,那么只要持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报考点要求的其他材料即可参加初试;复试时则须带上上述证件以及本科期间的成绩单等。注意:有些学校的个别专业不接受跨校考研或跨专业的考生,如果符合报考条件,一定要仔细阅读该校的招生简章!如:北京大学的部分专业要求考生的本科阶段的学习的专业与报考的研究生专业相同或相近(即不允许跨专业报考),具体请参考北大研究生院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2)如果是跨省考研的考生,并且想回到自己所在省参加考试的话,则应尽早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因为各院校的报考点都有一定的限制人数,如果不及早办好迁移手续,很有可能导致无法在该地报考。具体的办理步骤可参阅本文第三部分“如何办理户口迁移”的相关内容。
3)如果是目前所在的省份的户籍,则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各省都有自己的规定:有的允许非当地户籍的考生在当地借考;也有的则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建议考生咨询一下当地的招生考试部门。
以上三点是针对往届生而言,对于应届生来说则只需参照第一条就可以了。
2.哪些地方可以给予往届生异地报考便利 答:一般而言,异地报考会有诸多不便之处:如不能了解所报考点的实际情况等等。因此,能提供一个异地的报考点,为考生提供一些便利当然是最好的了!
据了解,北京地区的各大院校都能为外地考生在京借考,比如对外经贸大学就可以为所有外地的考生提供在北京参加考试的服务。但也有一些地区并不提供这种服务,甚至根本不受理外地的考生的报名,如上海就不予受理任何外地考生的报名信息。所以建议各位打算跨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及早确定自己的报考点,不要等到临近报名时才去打听。
以下这些省市对往届生的报考予以支持: 北京市 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往届生可以在任意报考点报考。 天津市 本市普通高等院校及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学生证,填写完整的《报名登记表》到本市所属报考点报名。在外省市院校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在本市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填写完整的《登记表》,本人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及就业协议书,到所报考区的报考点报名。 河北省 河北省教育厅规定除具有学籍的本省自学考试考生以外,其他所有考生(包括外省籍以及在本省域外接受教育的本省外市户口考生和在我省工作但户口不在我省的考生)一律在报考时的实际居住地考点报名参加考试。 山西省 凡年满18周岁(1997年9月1日以前出生),持非在校生户籍证的考生均可回其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办指定报名点报名。其它不符合我省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到常住户口所在县(市、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江苏省 非江苏户籍的在苏务工人员可在务工或学习所在地报名考试。 浙江省 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全省各级各类成人高校的往届生、自考生、网络教育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均凭有效居民身份证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在外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浙江生源大学生,也可在学校就近就地报名,但在录取时回浙江参加高考录取的院校不能作为报考点。
安徽省 非安徽籍在皖务工经商人员,其子女在皖参加高考报名的,须在就读高中所在县(市、区)报名。 福建省 在福建打工的外地公民,其子女在闽参加的普通高考比回原籍更容易进入名牌大学等一流大学。 江西省 所有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江西籍考生,以及在江西上学的外地籍考生,都可以直接到当地教育考试院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参加考试,不受户口限制;其他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的县(区)招考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参加考试。 山东省 山东实行省内跨市异地报考政策。 河南省 河南省实行省内跨地市异地报考的政策。
湖北省 湖北有专门针对省外考生的优惠政策,武汉等地还出台了一些异地考试的配套措施,给外省考生提供便利。 湖南省 可选择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广东省 广东实行省内异地报考的政策,省内符合条件的外省籍常住在粤人员,可在我省报名参加广东省国家统考科目笔试。 海南省 对于长期在海南外地上学、工作的海南籍考生,可凭有效期内的居住证,选择在其工作或学习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 陕西省 在陕高等院校就读的非陕西户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就读学校所在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在其他省(区、市)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陕西户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选择在户籍所在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网上报名确认手续,参加陕西省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四川省 对四川籍考生在我省之外就读的考生在报名点报名考试的问题上给予了照顾。 贵州省 凡在贵州居住、工作和学习的非贵州户籍考生,须提供公安机关发放的《贵州省暂住证》或《贵州省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