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考研看谁的?
谢邀! 西医考研,当然要看贺银成老师的书啦~ 作为陪伴无数考研学子走过考研之路的贺老师,对于西医综合的考点把握的非常准确,并且讲解清晰明了而且风趣幽默,不会让你打瞌睡哦O(∩_∩)O~ 我是二战考生,18年第一次考西综305分(满分300),19年第二次考西综276分,两次分数都不高,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所帮助。
①关于复习规划 我的两次备考经历因为受疫情因素影响都有些打折扣,比如不能去图书馆学习、不能去自习室等等,所以希望你好好利用校园时间,能去图书馆就尽量去图书馆吧。 我的第一次备考是从大三结束的暑假开始的,当时正好疫情缓解,所以我回到母校开始备考。由于学校宿舍条件有限,我又正好住在了学姐之前住的宿舍,于是宿舍里遗留了不少东西,不过幸好都来得及处理。
我整个备考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悉课本知识,因为我学的是临床,所以直接看的教材,没有用课件或网课。大概从六月份开始每天看一章节的内容,然后做相应的考研题,这个阶段大概持续到九月份。因为我是二战,所以复习比较有针对性。
第二阶段是强化提高,这个阶段主要是做历年真题并加以分析,同时结合课本及笔记补充内容巩固薄弱环节。由于我之前看了两遍课本,虽然基础阶段感觉很多内容记不住了,但是终究是打下了基础的;而且真题我几乎每一年都要过一遍,因此到十月份我已经对西综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
②关于各科复习 西综五科中,生理病理生化比较难,记得东西多且不容易理解;而内科外科难度相对较低,记忆性东西偏多。 我建议大家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复习计划,比如说可以先看生理,再看病理,这样科目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容就可以一起复习,省时省力。另外就是真题一定要利用好,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真题更要细看,因为往往往年的真题都会有所重复。
这里想要特别说明一下,那就是无论哪科,只要出现“易混点”一定要特别留意,因为往往这些易混点也是命题人喜欢设陷阱的地方。以病理为例,比如肿瘤的分类和病理变化,遗传病的分析和判断等,都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