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总结有什么?
先说说我今年的投资策略,用三个词概括就是“守、等、攻” ,具体的操作手法我今年在实盘直播里讲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想复习的童鞋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我今年的主要收益来源于两个板块,一个是大周期的低买高卖,另一个是热点板块的抢帽子。
大周期板块的低买高卖是我年初就制定好的计划,因为看好金融板块的表现,所以全年都在收集低估值的银行股。我在年前最后一周连续买入招商银行,过年期间美股熔断时加仓,并在3月19日再次加仓,之后开始逐步减仓做T。(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我的实盘) 这笔交易我做T的结果并不理想,少赚了接近20%的收益,不过这是我能接受的风险范围之内。通过这半年的观察,我认为招商银行的估值已经回归合理,明年有机会能突破新高,所以现在持有的基金依然盈利,只是之前加仓的部分可能拿不回来多少了。
第二个收益率较高的板块是我的主动选择——对热点板块的抢帽子。我选择介入的时间是在5月初,那时芯片板块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所以我选择了潜伏有政策利好支持的人工智能,买了四只相关ETF。 果然在5月末时,政策风向发生了转向,开始打压题材炒作,不少个股纷纷跳水,而我及时止盈,获得了40%+的收益。虽然没有吃到最后的顶点利润,但我相信我手中的筹码一定是被机构相中的,毕竟不是每个散户都能那么幸运在高位卖出。
今年我的主要收益还是依靠低估资产的升值和主动选股获得的。
虽然我对明年的市场抱有信心,但我也明白投资并不是年年都能获利的游戏,因此我在控制回撤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今年没有盲目追涨杀跌,而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并且成功避开了两次大跌(一次是春节前后,一次是10月中旬)。
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明年如何继续获取收益:
第一,降低持仓成本。这一点我明年打算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减少失误操作,不要为了抢反弹或者做T而轻易低位割肉,其次是要减少一次性投入,用定投的方式慢慢买入;
第二,把握风格切换,降低波动风险。我明年会增加对中概互联网ETF的关注,因为阿里近期的表现明显受到了监管的影响,加之双十一的消费刺激,阿里未来的走势应该会有反转,此外腾讯今年表现不佳也有补涨需求,所以这块的利润我是绝对看好的;另外我会适当介入一些优质蓝筹,等待估值修复的机会;
第三,争取主动收益,捕捉热点机会。我会坚持对自己的选股能力进行训练,随时调整仓位结构,对于看好的板块和股票坚决做多,同时我也会积极利用新股申购、债券认购等方式增加主动收益。当然这种方式是有风险的,需要我能准确选出那少数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