诟字是什么生肖?
诟,读作gòu,本意是指骂人的话,后引申指污辱、诟病等意思 。 《说文》有解释:“咎,灾也” 段玉裁注:凡言咎者,非谓自招其罪而得祸也,言此者本皆有所自出,然相因延及,如疾之传染者然。” 由此可知,“病”在古代除了指疾病,还表示被传染了疾病的迹象,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传染源。
由上述推论,“老鼠”是被“细菌”传染了疫病的老鼠,属于传染源。于是,“瘟疫”“鼠疫”等词便产生了。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经过考证之后认为“咎”即“疥”字的初文[3],也就是湿疹一类皮肤病。《周礼·大王府》中有记载曰:“凡盗贼奸宄,莫不寒而慄,莫不咎戾。”郑玄注:“咎戾,犹疚疠也。”唐贾公彦疏:“此二句正义曰:‘人犯罪,其心常咎恚戾乱’。此人犯法,是由身有恶疾,故其心常忧恚,举止妄乱。……此二句大义总曰:凡人犯罪,由其身心两病,故诫之。”
由贾公彦的注释中可知,上古时代的人如果生了某些传染性疾病是会受到歧视的,甚至因此被处死。《墨子·经说下》有语云:“刑除(洗)杀无辜。”孙诒让笺云:“谓以手杀无罪之人。盖古尝以疾病为刑杀之罪,故有此言。”可见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人们将患传染病而死的人视为刑罚对象。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各朝仍然沿袭了这一习俗。赵匡胤即位后,曾命人拷问一个自称姓董的太监,只因这个太监得了麻风病,赵匡胤便怀疑他是假冒的,并下令将其手足砍去。宋代洪迈所著《容斋随笔·老监印》中记载了这个事情,原文如下:真宗时,内侍董汉琛患癞风,形体枯瘠。自言姓董,名谦。帝令医人治之,疮痕愈赤,形复丰腴。上命人刺其皮肤,验其真假。汉琛坚辞,惟以掌望月。至夜,令侍卫点检,则是一手。次日,复令望月。如此三四次。汉琛手止一双,形貌亦还旧日。
时至元代,由于蒙元统治者来自高原地域,对中原文化有一定排斥性。在上层社会中仍存在传染病被视为羞耻的事。然而到了民间,这种忌讳则逐渐消散,普通民众患病不再受社会歧视。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