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生肖是指哪些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我国古代根据十二地支划分的十二生肖,也叫干支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起源于商朝,但是到周朝的时候才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除了民国时期)。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也是我国古代用于计时的工具,每个天干对应一天,如甲子日、乙丑日……依此类推。 而每十天干都有一个对应的地支,为庚寅日;辛卯日……如此类推。而每年的第一天都称为正月初一,初一的时间以子时(23点到1点)划分,所以“子鼠”就在农历年初一这一天了。 “辰龙”是在农历三月;“戌狗”是在农历九月等等。
至于每个月的特定日子用什么动物表示,古人可是费尽了心思。因为月亮圆缺变化有月差,而每次满月或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亮的位置能够相互映衬,我们就能通过观察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判断时间的流逝,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望”。每月初二和初十以及二十八、二十九都有“望”,而在“望”的那一天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农历每个月初三和初十一以及二十八、二十九都为“惊蛰”“春分”“清明”或“霜降”“立冬”等节气交节之日。 在这些特别的日子前后各推三天的日子里用特定的动物来象征一日之内的时刻变化规律。这就是我国古代十二生肖中每一个生肖的由来。 而春秋时期的十二个属相跟现在的完全一样,只不过“丑牛”是“丑寅”,“末羊”是“末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