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生肖是什么生肖?

苗英杰苗英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四十五个基本单位,称为“十二地支”,用以纪年或记录时间等,它们和现代的十二生肖完全一样。 古人根据动物活动的时间特征给动物归类,于是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称呼。

每个时辰是由两个地支组成的,如“甲子时”“乙丑时”“丙寅时”……每天的时间就这样被划分成12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小时。 用数字表示就是0:00—1:00;1:00-3:00……23:00—24:00。 同时,把一昼夜分成二十四份,每一小时为一“刻”,每一刻为现在的十分钟。

为了区分不同的时间段,古人还创造了“午前”“午后”的概念,指上午和下午,具体分为: “子时”——午夜12时至凌晨1时——夜半、子夜、中夜; “丑时”——凌晨1时至凌晨3时——鸡鸣、平旦; “寅时”——凌晨3时至凌晨5时——黎明、日出; “卯时”——早晨5时至早晨7时——日中;

“辰时”——早晨7时至早晨9时——晌午、日中; “巳时”——早晨9时至中午11时——隅中; “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日中(中午); “未时”——下午13时至下午15时——日昳、日央、夕阳斜; “申时”——下午15时至下午17时——晡时; “酉时”——下午17时至下午19时——日入、黄昏;

“戌时”——下午19时至晚上21时——黄昏、人定; “亥时”——晚上21时至凌晨0时——人静、夜深。 这与今天的时间概念基本上是吻合的。

牛渊莹牛渊莹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在十二地支中排第四个,即辰。辰字的古体字写作,左旁的虫字古体字,像有足之虫在爬行。右旁像田中一株禾苗长出了嫩芽。甲骨文中辰字作。从从辰的字,多与虫蛇和农耕有关,如蟠、龙,辰作为生肖,以蛇为代表。

蛇字像两蛇绞在一起。有蛇就有龙,龙字从又(手)持鼎器。鼎字本从人,中间象征人体,周围象征四肢,像一个人叉开四肢。鼎在夏商周甲骨文中是表示举行人的祭祀,从鼎取人的血用以祭祀。鼎是人类早期最宝贵的财产,因此可用来称贵重、重大、显赫的事件或东西,如“三足鼎立”、“定鼎中原”、“鼎盛时期”等。龙本来是“人猪蛇”的一体兽。从猪旁的是“番”,有猪首人身,也有龙头人身。有脚趾的长虫叫蛇,没脚趾的叫虫。有脚趾的,人们好分辨,知道它是虫。没有脚趾形体模糊不好分辨,人们就以身体长度区别蛇和虫。如《说文》:“长虫为蛇。”“凡两头蛇、射罔蛇、鱼鳖蛇,自房以下虫也。”《尔雅释鱼》曰:“虫鱼者,蛇也。”可见蛇属长虫类,古代的蛇种分为两类。凡一足、二足(即两头),有剧毒性为虫;没足或长足的,无毒或微毒为蛇。

民间的十二生肖属相,与古人以十二地支配十二辰为十二属相有所不同。古十二属相,辰是龙,是天上之虚象,有角、足、爪和鳞,是人神猪蛇等动物构成的一体型兽。民间的十二生肖是蛇,是地上之实象。古代的十二属相是龙、马配寅。民间的是蛇、马配午等都是有所不同的。

十二辰中辰位值午,午月(四月)值在巳位。龙蛇在古人眼里是差不多的物类。《尔雅释鱼》:“螴蜽、龙、龟、蜃,谓之四灵。” 螴蜽:同蜥蜴。蜥蜴、龙、龟、蜃并称为四灵。“蜥蜴是小蛇”,龙也是“人猪蛇”的一体兽。蜃是河豚。这四灵都是蛇类鱼型。《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所说龙的形态大小可随心意变化,这是人们凭想象构造出的一种神而灵的巨虫。可见龙是大蛇,蛇是小龙。所以,生肖的龙蛇是互通互用的,辰位可以是龙,也可以是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