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在哪定居?
1.选择学校时,除了考虑地域因素(工作机会、气候水土等)和专业的实力之外,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是否拥有稳定的住宿条件。 读研期间,宿舍真的是我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了…… 有的学校会安排研究生住在校内宿舍;或者虽然住在校区附近,但是有班车接送;又或者虽居住在校区里,但需要自己去解决住宿问题。而以上三种情况中,第二种情况是最糟心的!因为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的那几年,恰好是房价上涨最迅猛的几年。以我为例,在帝都某高校读研二的时候,宿舍条件差到极点,于是我们几个研究生一起在外面合租房子。记得租的第一个屋子,距离学校需要步行45分钟左右,而且屋子里的设施极其陈旧,我们几个人住在一起,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随后换了第二个屋子,离学校近了很多,只需要步行20分钟,但是需要每天爬6楼,且屋子里还是破烂不堪。 接着换了第三个屋子,依然是在校内宿舍,但是需要爬3楼。
每个学期伊始,都是最煎熬的时期,我们需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寻找合适的住处,然后和房东签合同、搬宿舍…… 到了冬天,屋外面下雪、刮风,而我们的宿舍没有暖气,只能靠几台电暖器维持温度。每天晚上,大家都裹着大被子,互相聊天打屁,室友们也经常被我的呼噜声“惊扰”…… 这样的经历,真心难忘……
当然,最后成功上岸后,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这个专业今后的就业情况,也就是需要看看这个专业是否是冷门or热门。 这个冷热的判断依据,一方面是看该专业在职人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就看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专业的名称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实际上却是“冷板凳”,比如理论物理、数学分析和计算数学等等。
另外需要提醒一句,有一些热门专业,如金融、法律等,虽然当下报考的人很多,但是毕业以后找对口工作却不容易,因为这些专业往往是“万金油”,什么都学,但是什么都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