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是什么意思?
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专”,是中国香港及中国大陆地区对专科学校(一般为大专或高职高专)中办学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一种专科学校的俗称或简称。在中国大陆地区,一些重点高职院校和示范高职院校常被称作“大学”,与一般高职(俗称“学院”)在称谓上有所区别。2018年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发布,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应当根据干部培训要求和教学需要,举办相应的进修班、专题研讨班,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满足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科研要求,发挥高等学府的阵地作用。
高等专科学校在学历层次上一般属于大专学历,介于大学本科与中等专业学校之间。1998年,中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后,一般高职与一般本科在层次上属于并行关系,而一些办学实力、规模、社会认可度较强的重点高职由于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前身多为原国家重点中专或国家级重点中专),其名称仍延用“高等专科学校”,在名称上与“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有所区别,因此这些高专仍习惯上被称为“大板大专”或“老牌大专”等。
由于1990年代以后,中国普通高中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基数变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许多地方“大板大专”、一些实力、规模较好的高专开始逐渐合并升格、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甚至直接合并为本科院校,如原华东纺织工学院、原中国纺织大学在并入东华大学前,其部分系及专业曾合并改制为上海高等纺织专科学校,“大板大专”逐渐变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濒危物种”,现存的“大板大专”基本为新升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或是在升格中保留了“某高专”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