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里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学校的学科专业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1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65个,专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机化工、医学、环境科学、农学5个学科是湖北省 “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是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单位。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现有教职工3150人,专任教师2169人,外聘教师103人,其中教授353人,副教授645人,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830人。现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湖北省教学名师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湖北“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主讲教授、楚天学子)23人,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1人,入选湖北省中青年专家计划和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100人,湖北省名师、师德标兵16人。
学校建有“长江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联合中心”、“长江大学—斯伦贝谢综合地质研究联合中心”、“长江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页岩气国际合作研究联合实验室”3个国际合作研究实验室。建有3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设有1个能源战略研究院,1个地球科学研究院,10个一级学科研究院,85个二级学科研究所。“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42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十二五”以来,授权专利1092项,其中发明专利156项。
为促进我国长江两岸教育、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国际化发展,学校于2005年创办了长江国际学术论坛。前四届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知名学者和我国教育界300余名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及作专题报告,为长江两岸乃至国内外的学术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2年5月,第五届长江国际学术论坛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成功举办,迈出了长江国际学术论坛走向世界的成功一步。第六届长江国际学术论坛已确定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举办。
2013年6月,学校与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荆州长江大学科技园,科技园位于荆州区郢都路1号,占地236亩,校内14个院系的理工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将陆续迁入园区,集产、学、研、游于一体,是荆州市科教创新基地。
学校具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现有学科专业42个、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6个;国家、省部级重点设岗学科、重点(培育)学科、研究(工程)中心26个,15个湖北省以上重点学科拥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收本科和专科生。现有校本部、医学部、工程技术学院、阳逻学院、科技学院、文理学院6个办学点,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近4.3万人(含联合培养研究生291人);教职工2933人(其中校本部2642人),专任教师1627人,外聘教师150人,教授276人,副教授635人,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657人;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