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学生教什么?

上官福来上官福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怎样才算是个高素质的学生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看四个小故事:

故事一。有个小国,和我国交界。一次,这个小国派了一个使团来我国请愿。使团的团长在告别时,拿了一封国书,递给守在边关的将军。那个将军拆开那封国书一看,原来里面写了一首三言两语的小诗。可当我们翻译这首诗时,却发现它通篇都是“之”字。可那个团长并不知情,他便对守关的将军说:“我们国君希望送行的诗句中长多一些,所以写了一首七言的绝句。因为时间仓促,就没有告诉使团的随从人员。请大人谅解。”而那位将军回道:“我能理解,这是贵国的一种礼仪。”于是,团长告辞了。

故事二。还是这个小国。一天,这个小国又派了一个使团来我国通商。但是,那位将军却对这次使团的到来毫不关心,没有加以任何叮嘱。结果,这个使团很不幸地遭遇了暗杀。当将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痛哭流涕。因为他知道,正是因为他的疏忽,使我国丧生了优秀的使节。于是,他立刻下令全国通缉凶手。 当年,汉武帝派一个使团去西域各国考察,归来后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但这个使团的团长却将这份报告烧掉了。有人说他是害怕承担考察不力的责任。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鸿鸟远逝》、《毛遂自荐》、《不欺不识》等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为了他们的国君、上司、主人,甘愿承担风险,冒死完成使命,把国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而偏偏让他的国君、上司、主人了解事实真相。

故事三。还是这个小国。有一天,这个地方起了内乱。将军为国建功,便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宫廷里做宫女。可没想到,他的妻子怀恨在心,利用这次机会进入宫廷谋害将军。她给将军的饮食中下药,使得将军一病不起。临死前,将军把他的儿子叫到床前。可孩子却根本不认识自己的亲生母亲。将军问他为何,他说:“先父在军营中只以文章教我,未及娶妻。”将军一听,眼泪直流,心想:“我一生为国征战,功成名就之时却丧生于一女子之手。且我的儿子也因我而丧生!这个国家真是个冷漠无情的地方啊!”便一气之下,含恨而亡。

故事四。在我国明朝时期,皇帝崇尚武功。一位将领因捍卫边疆的功劳而位列众将之首。皇帝想再寻找机会为他加官进爵,便派了一名高级武官带着金银绸缎去献给这位老将。可这位武官到达边塞后,并未直接会见这位老将军,而是转交给了他的儿子。这位老将军的儿子却根本看不上这些金银绸缎。军中缺衣少粮,这些馈赠本可以用它赏赐兵士,减轻他们思乡的愁绪,或犒劳征战沙场的有功之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可它反而被白白地丢进了垃圾堆。

我们的前面说了,要教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师长,爱同学”,我想,上述几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如果生活在当代,假如我们是在他们的国家,我们能不敬佩他们吗?我们能不将他们当做自己的伙伴、朋友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