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学什么?
从2012年开始,在教育部的统一布置下,全国各省普教系统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教育部确定的培训师资及相关专业的专家队伍和合格的培训课程已经敲定了。
据悉,此次远程培训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培养任务。内容由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组成。公共课主要内容为教育政策法规、教师专业标准、教学实践案例、教科研方法、前沿资讯等;专业课按照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理化综合五个学科开设。
此次培训面向的是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教师,原则上每人三年内完成160学时的学习(其中公共课80学时,专业课80学时),具体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具体形式为:集中培训80学时,远程教学60学时(其中公共课30学时,专业课30学时)。
谁可以选择不培训?根据规定,新入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可选择不参加培训。但是,具备教师资格证、担任过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人员,从事过3年以上相关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或有3年以上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经历者,都必须参加不少于160学时的培训。
国家举办这次大范围教师远程培训是如何考虑的?
1、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以人为本”的师训理念。
3、整合师资,统筹资源,形成教师教育发展联盟,培养名师。
4、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本级的“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
5、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社会实践,强化综合能力”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开放的教学环境,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课堂延伸到了社区以及相关的行业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