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香附能涨价吗?
新《药典》收载了685种中药材,其中含香附的中药品种有十余个,主要分布于姜科、百合科和蔷薇科,而原植物来源主要是莎草科的香附子(CyperusrotundusL.)及其变种宽叶香附子(C.rotundusvar.latifoliusPall.)。目前用于药材生产的香附主要有两种,即香附子与宽叶香附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附子产销地,拥有完整的香附子产业链。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野生资源实行严格控制,不少地区禁止采挖,导致市场上供应的香附中草药品种数量越来越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对芳香化湿类中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又相继颁布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1号)和《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农业部公告第1384号),这些法规的出台为规范中药材生产和经营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 香附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之一,始载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该书详细记载了香附的功效作用:“主胸胁痛,风毒,疮痈”。唐朝时期《药性论》认为香附“治一切怒气”。明清时期,中医界对香附的用法和功效认识更为详尽,《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香附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还指出“苏叶熏肉亦妙”。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烹调肉食时,若将香附放入食盐和酱油之中涂抹在肉类表面,然后烘烤或腌制食用,有去油腻、解宿醉的功效。此书中还记录了一个小秘方,用香附煎汤洗浴可治小儿头疮。
时至今日,中医药学界对香附的药理研究有了深入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香附注射液可通过下调血中5-羟色胺含量发挥抗抑郁作用,并通过调节下丘脑单胺类和肽类神经递质释放及神经元功能而起镇痛效果[1],另外还可减少胃液分泌,减轻胃炎患者症状[2]。尚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动。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香附种植面积均有所扩大,但在种植区域上仍属分散状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随着人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对香附等产品需求将会继续增长。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方法可用于改良香附品质,也可研制开发出新剂型,如丸、胶囊、颗粒冲剂等,这将对拓展市场带来有利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