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是发生肖?
《礼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孔子学生有若问怎样孝敬父母,孔子说:“侍奉父母,重要的是要做到‘色柔’、‘色难’”。 所谓“色”就是脸色,“色柔”就是指不要板着脸去伺候父母。
《论语•阳货》中也有记载,子夏问孝,孔子同样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谓能养吗?” 这里也强调了“色”的重要性。 那为什么要强调这“色”呢? 《礼记•祭义》中谈到丧礼的时候说到:“父母终没,十年大练,不素餐兮?” 如果父母去世了,做儿女的十年间总是悲悲戚戚、愁容满面,那么这十年就吃不上饭了吗?用不着这样折磨自己吧。(注:这里的素餐不是指白吃饭的意思) 所以,对于孝顺的“色”也不能太难看。 可现在的人往往就忽视这个“色”,以为给父母钱花,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好了,至于他们开心不开心,健康不健康,都不是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如果这样想就错了。
我记忆中很深的一次是我高中时候的事情了。 那时候我刚上高中,周末回家,一进家门,看见妈妈正坐在床上,眼圈红红的,好像刚哭过。我就问妈妈怎么了,是不是爸爸又骂了你?妈妈摇摇头,小声对我说:“你爸他……他生病了……” 我惊呆了,父亲身体一直很好,怎么会突然生病?便问母亲什么病,严不严重。
母亲叹了口气,说道:“糖尿病,现在有点低血糖,在家里呢!你去看看你爸吃点东西,喝点糖水好不好?” 听到母亲这样说,我心里有点踏实了,父亲毕竟还活着,只是生了病而已。于是我笑着对妈妈说:“妈,你不要吓我,我爸那么健康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生病?等我回来了再问他清楚!” 说着我便出门去找老爸。
进了卧室,只见父亲脸色蜡黄,躺在床上,正翻着杂志看着。 “爸,您怎么病了?” 父亲慢腾腾地抬起头,对我说道:“老子生了病,你们都逼着我吃饭,老子不想吃,你们非让吃,现在好了,老子吃什么,你们都要管,管得着吗你们?!”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当时我被父亲一席话气坏了,心想,平时都是你说了算,现在我们孝顺你,让你多吃点,你却这样刁难我们,真是不应该!于是我也哭了,哭着对父说道:“我错了!我不该让您生气!您生病了,我应该照顾好您,不应该惹您生气!” 后来父亲笑了,我们也就和好了。
后来我才明白孔子为什么强调“色”的重要了,因为父母最在乎的不仅仅是你给了他们多少钱,给他们买了什么样的房子,而往往是他们在乎的你这个人,是不是因为他们生病了你很着急,有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