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价而沽是指什么生肖?
待价而沽,典出《庄子·渔父》。 《庄子·渔父》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楚国有个人坐船钓鱼,有客人问他:“你是想用来卖掉这条鱼呢还是想要请人吃鱼?”他说:“我想卖鱼。”又说:“你想要钱吗?”他答道:“想。”客人又问:“那么,你何必钓呢?直接到市场上买一条鱼来卖岂不更好?”那个楚国人回答说:“我宁愿在船上等候鱼上钩,也不愿空手到市场上去。”这个故事中的“渔父”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渔者”,其实是一个隐喻,指代所有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养家糊口的人。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会像这个楚国人说的那样单纯,而是会根据市场行情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卖”还是“买”。如果行情好、利润高,肯定“卖”的人多;而如果行情不好、利润低甚至亏本,那肯定就不敢“卖”了。也就是说,人们在选择“卖”或者“买”的时候其实是具有辩证思维,不是机械地按照某个模式来行事的。
不过,这种辩证的思维并不是没有极限的。当“卖”和“买”两种选择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相差很大时,人们对收益和损失的判断就会变得非常敏感,这时他们就会根据当前局势来酌情处理——要么减少收益但避免过多的损失(止损),要么扩大收益避开可能的损失(止盈)。总之,他们不会让“卖”与“买”这两种选择始终对自己保持绝对公平的局面。
在这里,“价格”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来收益也能造成损失;而“价值”则是决定我们如何使用这把“双刃剑”的重要因素。当你认为它的“价格”对你来说过高而不肯买,或是认为它的“价格”太低而不想卖,那你就得仔细想想它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是你真正需要的吗?如果确实有价值且值得你出手,那么高一些的价格和低一些的损失都无所谓,毕竟机会也是用成本来计算成本的。然而,如果你对“价值”的判断出现错误,那你就会像那个楚国人一样,白白丢失了本该属于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