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立春之后吗?
在旧时,人们以农历月份划分四季,每月分为“上旬、中旬、下旬”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每个月的“上中下”三部分中的“中旬”计算的,每一个节气对应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某一位置。 每个节气的开始时间有“交节时间”与“节点时间”之分。前者是指这个节点日期当天什么时间进入这一节气;后者指这个节点日期距离下一个节气的起始时间。“交接时间”是以公历为准的,而“节点时间”则是以农历为依据的。当公历出现闰年或闰月的情形时,“节点时间”就会比“交接时间”滞后或不早于一个公历日期。
举个例子:2017年2月4日立春,但到这一天时,太阳运行至黄经315°,还没有到达每年的“雨水”时间点(即2月19日),因此这一年立春的“节点时间”为2月4日至2月18日。由于农历正月为小月,2月只有29天,因此到了第二年立春时,农历正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即2月19日)才进入到“雨水”时间点,这时距离2018年立春的“交接时间”已经有整整一年了! “立春”和“节气”不是同一回事,二者在农历年份里的出现顺序是这样的:立春→雨水→惊蛰……立春→春分→清明……立春→谷雨……以此类推。
有人可能会问:农历一年的“节气”是不是都有对应的“立春”?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小暑之后的立秋,白露之前的处暑,寒露之后的霜降,立冬之后的小雪等。只要查看历年日历便可得知,在此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