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望怀什么生肖?

侯之玥侯之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人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子夏问孔子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仁,礼乐,皆天也。

“何谓天?” “君卿相也。”“何修而得之?”“敬畏天命,修身践言。”…… 这里的“天”,不是自然天,而是君臣秩序、尊卑等级。孔子认为,这些秩序和等级,就像自然一样,是天之所命。不可逾越。否则就是僭越,就是罪过。

那么孔子这里为什么要把“天”理解成等级秩序呢?原因在后面: 子张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做了同样的回答。只不过多了“德”这个字。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这里孔子的答案变了,不是“敬天”,而是“崇德”。也就是说,要做到“天人合一”,必须提高自己的德行。只有德行足够了,才能与天和谐一致。 前面说过,“天”在孔子那里是等级秩序的代名词。因此提高德行,实际上就是在做人上精益求精,力求达到一个“敬”字。

什么是“敬”?“敬”即是尊重并且执行礼仪制度。 《论语·季氏》中,冉求向夫子汇报,说他替季氏杀了三个邑的叛军,季氏要给他封赏。 孔子听说是冉求杀的,非常生气地说:“非礼勿行!”

后来冉求又来找孔子,说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很失望。 孔子对冉求说:“你呀,要是能够知道努力修行自己的德行,那就是我给你的最好的封赏了!” 所以说“学以立德”,“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品德高尚了,才能谈得上“天人合一”。

反之,“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义,无生色也——《礼记·曲礼》”,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礼仪制度,那就什么都别说,先去学好这些规矩和程序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