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字解什么生肖?
“昏”这个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婚,女昏至男家,男祭以妇人配之。从女、昏,取其从昏见也。”“昏”是指古代结婚那天,女子由娘家陪送至夫家完婚的过程。这一天必须是黄昏的时候开始举行庆典仪式,所以叫作“昏”,又因为这一天是以女方为主进行接待的,所以又称作“归”或“嫁”。
而“姻”是指男方到女方家去成亲,所以有“婚姻”和“姻亲”的概念。明代学者程允升在《墨子集诂》中说道:“凡嫁娶谓之婚姻;娶妇曰归,嫁女曰嫁。自男女相交,至于父母兄弟同姓之亲皆属焉。故《曲礼》曰:‘婚姻之礼,昏(婚)尔宾,初馈尔食’,谓此也。”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婚礼讲究“以昏(婚)待宾”,也就是说把新娘迎请到夫家后,要进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而这一天的时间限定也就是“昏”之时。
那为什么要选在黄昏之时呢?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婚》中解释说:“古者男女异居……娶妾必在昏夜。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入夜以后,男子昼所不为者,女始为之,故于此时合卺。”原来,在古代社会,一般人家都是“男女异居”的,即男的住外室,女的住在内室,只有到了黄昏之后,夫妻俩才能在一起,所以这天的婚礼必须在黄昏时举行。
同时,钱大昕还谈到另一个问题:“《礼记·昏义》曰:‘昏礼,先昏三日,卜吉,如卜筮,主者秉龟。’疏曰‘谓卜问吉日,如卜筮之事’。郑氏注《周礼》亦云:‘卜吉,使民起屋,若今之造宅符矣。’是古人既卜吉日又卜佳辰明矣。”意思是说,古人虽然重视“黄昏”这一时刻,但真正的婚礼仪式还是在提前三天选好吉日良辰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