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属于什么生肖?
在十二生肖中,老鼠、牛、虎等动物的排名都直接以属相来定,但唯独排第七的“蛇”却是因为其形似而得名的。其实,将“蛇”排在第七位,也是从古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习俗。 古越人以蛇为图腾,崇拜蛇神,而他们将新年正月初一这一天称为“岁首”或“岁阴”,这个“岁阴”指的是时光流过的痕迹。
古越人有新年前夜“守岁”的习惯,就是通宵达旦地熬夜,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能够像“岁阴”那样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然而,“守岁”这种熬法是达不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的。于是,他们就想出了在“岁阴”刚萌芽的时候,把它逮住,用红绳绑起来的办法。 不过,古越人的“守岁”和现在的意思可不太一样。因为人们是在室内“守岁”,所以根本不存在现在晚上不睡觉,白天补觉的说法。他们的“守岁”就是一整晚都不睡觉,一直不停地玩耍,直到新的一天来临才罢休。
为了达到整晚都不睡觉的效果,他们点起的蜡烛是不能熄灭的。可是,如果整晚都不睡觉的话,那么蜡烛要燃烧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岁阴”所在的位置呢? 古代越人用的蜡烛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蜡烛,而是用油脂制成的油灯。这种油灯的燃烧速度跟蜡烛差不多,可是温度更高,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引起火灾。
为了防患于未然,古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房间的四角各点一个油灯,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个位置,使房间的每一处都有充足的照明。当然,这些灯都要保持火焰的高度,不能使其熄灭或者降低亮度。 在这样一团烛火当中,“岁阴”被慢慢地向中间移动,直到太阳升起,“岁阴”消失,这才发现自己的疲劳,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坚持了整个夜晚。这时候再睡觉,时间也就恰好够凌晨醒来。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不是古代越人发明的一种独特的“守岁”方法?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那你就猜对了!这种方法确实是他们独出心裁的想法,而且也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直到现在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还在沿用着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