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几年?
香港实行的是六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四年+初中两年。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曾经采用过七年或九年的义务教学制度,但近年来香港的社会氛围、教师资源、学校预算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以及应对升学压力,香港政府于2013年通过《教育改革蓝图》,决定把义务教育延长至6年(高中延长到三年),并逐步推行小六会考与中学文凭试(DSE)合一的考试体系。 但这个“6年义务教育”并不表示小学就只上4年学。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整个香港的教育体制就开始逐渐调整以适应《教育改革蓝图》的要求。首先启动的就是小学的高年级部分——从四年级开始,原本4年的小学生涯中,多一年“预备课程”。这一年的预备课程在体制上虽然属于小学部,但在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已经向中学靠拢,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中学生活。
严格来说,香港小学的学制应该是一年比一年难读……因为除了最后一年的高考准备之外,其他年份的教学难度和内容都是有梯度地递升的。当然,具体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能有不同,但大方向是这样的。 以港岛区著名的优质学校为例—— 比如圣保罗男女同校(St.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 每年入学的学生成绩都是港岛区最高之一。
它的小一新生如果英文没有特别优秀的话,基本会被编入G1A或者B班,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进度和难度都一样,但课后作业和考试难度则略有差别。 G1A是国际学生比较多的一个班,G1B则是本地生较多。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二三年级以后班级的双语生比例会慢慢降低。 圣保罗的小一是完全走英式教育的路线,课堂以讨论为主,老师很少讲课。每一节课学生的发言次数和被提问的频率都相当高。所以如果孩子的普通话不算太流畅的话,可能会有点跟不上的感觉。
另外,圣保罗每年都会有两次考试,一次是学期末,另一次是在中间考试。期末考试比较重要,会在暑假之前安排。期间老师会评估学生一年的学习成果,然后根据测验的结果给每个学生定下新的学习目标,制定下一学期的学习计划。 在我孩子就读圣保罗的这一年里,我接触过许多来自内地和海外家长的咨询,发现很多内地家长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香港的学校都特别重视奥数和各种考级,其实圣保罗这样优质的国际学校,它的教育理念是完全围绕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框架而设计的。在中小学阶段,学校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Learning) 和整体素养(Whol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的培养,而不是对某一科目某个知识点的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