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肖什么生肖?
这个肖字有些意思,应该是“像”的意思,我猜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秋天像萧萧的秋天那样,是草木凋零、万物肃杀的景象。于是我想到了《楚辞·九章·橘颂》“经隆冬兮,烈风厉霜。岁忽忽兮,时既逝。”描写的是冬天,却用了“凛冽”这样的词汇;王维有诗《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四十七“霜降红叶疏林淡,寒露碧天流云净。”描写深秋和初冬交替之时景象用“霜”字;李绅《悯农二首》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描写的是春天和秋天,用的却是“秋”字——这显然是作者在刻意模仿屈原作品的用词手法。
那么,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同音字“萧”来表示“秋”的意思了嘛!当然是的,而且这个字用得很好玩,因为这个字还可以这样用呢——唐朝罗隐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叫《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里面的“占”就是“指”的意思,也就是“占有”、“占领”,其实这就是一个动词用法——这个用法也出现在《离骚》里面的“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里面一个是“求”,一个是“索”,都是往前的动作,这种动词的重叠使用也是古汉语里常见的现象。那好,我们再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霜寒露冷木叶萧”。
顺便说一下,现在有的版本把这首诗的第一句修改成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根据王逸的注释,这里的“露”其实就是“霜”,只是“霜”结在树上叫做“坠露”而已,全句应该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好了,现在我们终于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早上起来就看到霜寒露重,树上的叶子一片片掉光,就像被刀割断了一样(用“刀断”形容树叶掉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学典故,可以参见《庄子·德充符》“一断一续之间,方乎不方,圆乎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