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吉祥什么生肖?
一、“风雨不歇”的出处 《庄子·天下》篇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原文是这样的: “至德之世,行焉,不至;耕焉,不获;樵焉,不薪,夫何故?日月其除,时不再来。 尧让舜,曰:‘禹!汝亦昌言。’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曰:‘我先祖皆尽忠以致死。’契、后稷曰:‘天子,天之元子也,为民父母。今子反让乎!’ “帝不悦。大禹说:‘吾何让?我之德行广被四极,我之道施及万物。我想做天子吗?我是百姓之父。如今你们反而让我!这是什么道理?’ ”
二、“风雨不歇”的解释 这个故事里出现了这么两个神级人物: 大禹和契。 很多人都知道大禹治水的传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而部落联盟的长官叫做“司徒”(相当于后世部落的酋长)。
在神农氏的后代中,有个叫“柏翳”的人辅佐颛顼有功,被封为秦人的祖先。秦人是嬴姓族的始祖,嬴姓族的人就是后来的秦人。 在伯翳之后,他的后代中有个人叫做“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国”(相当于后世给少数民族的首领授予的“节度使”),国都在今甘肃天水附近。
后来,非子的后人中有个很有本事的王子叫做“鬻熊”,帮助楚人建立了国家,自己也成为了楚国的第一任国王。 鬻熊的儿子叫做“熊绎”,因为父亲不是亲生的,所以受继母的排挤,被赶到荆山那里去住了。他后来建立的国都就在今天的湖北宜昌市。
到了春秋时期,为了抵抗楚国北上的攻势,晋国联合齐国一起攻破了熊绎的都城。晋国的大夫叔向提出了一个建议:应该把熊绎的祖宗放回去祭祀,并且把他们的爵位由侯改为子,以此来安抚这个家族。
晋国的这个方案得到齐国的积极支持。于是,熊绎的祖宗就被放回旧地祭祀,爵号改作楚子(战国末年,楚国称霸,汉朝开始尊楚为“楚昭王”)。
契是商部的司徒,他的祖先是舜帝时的掌管农业的官员“弃”,也就是传说中发明农耕技术的“神农氏”——“弃”的这个姓氏也叫“邰(tái)”。
契长大后辅佐禹治水有功,受到舜的赏识,被赐姓“姒”,成为炎黄部落联盟中重要的首领之一。后来,商部落的部落联盟领袖仲虺(huǐ)(仲虺是商的贤臣,也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姓“虺”的人)死后,其妻子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契”的名字告诉了大禹。大禹认为这是一个好名字,于是就将此作为商人的姓,沿用至今。
后稷是周的先祖,本名“弃”,是周人的始祖,也是帝喾的妃子姜嫄(yuán)所生。
三、从“风雨不歇”到“风雨吉祥” 其实,“风调雨顺”这个词最早就是形容周朝的,《周礼·大宗伯》里有记载:“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以槱燎烝祀太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焚烧柴草的方法祭祀上天。“禋”是指烧柴火的时候不让柴火着地,“槱”是指把木头放在火上烤。这俩词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 后世把这个词用来指一切顺利。
宋朝词人柳永有一首著名的词叫做《瑞鹧鸪·正桂华流溢》,其中有两句——“金紫穿林拂袖,风云际会,执拳戟、列戟旌旗。”“金紫”在这里指的是锦衣卫的服饰,“风云际会”的“风云”指的就是气象中的“风云”,即天气阴晴不定。全句的意思是说,天气就像穿上锦衣卫的制服一样晴朗,而风云则翻涌不定。 这就引申出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风和日丽”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