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生肖各是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这个是古人根据一天24小时中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属相进行排列的。因为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所以每个月30天,十二个月就有360天,而一年却只有354或355天(平年)。这样就有了剩下的五天,古人将这剩余的五天分别放在每个节的末尾,也就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和元旦。而这五天被古人称为“闰”,所谓“闰月”就是增加了这五天。 而增加的这五天刚好落在每一个月的月末,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多出来的这几天,都是“闰”,而每19年中就有7个闰月。古人发现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个闰月,于是就想出了“置闰法”——在出现闰月的年份设置闰月,让农历的月份与公历的日期同步。
由于古代对历法的研究不够深入,他们采用“置闰”时没有现在的理论依据,纯属凭经验来判定,导致古代的“闰月”没现在这么规范。比如有时今年闰正月,明年就闰三月;还有时候今年闰六月,明年却闰七月……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这种现象就叫“置闰混乱”。 为了纠正错误,公元1680年清朝时期,满族人乌尔恭额等经过研究,确定了“闰月”的规律——每十九年就要设置七个闰月,并且规定遇到农历腊月小月时就加一天,使新年提前一天,正月逢初五、初七、十一、十三、十七、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等阳盛阴衰的日子也提前到月初。而在农历十月、十一月和大月时则推后十几天,以平衡阴阳。这种以“十九年七个闰月”为主要内容的“阴历阳历相结合”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合璧历”。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