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生肖是什么?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大部分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四季较为分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十二生肖也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在古代,人们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月的公历日期。
从甲子月开始,每个月初一为一节,月末最后一天为大尽。这样一年的时间就被划分成了12部分。每一个部分对应一个月,依次循环。这种纪年法被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们常说的“立春”、“夏至”、“立冬”等等就源于此。 而十二生肖就是基于十二地支所演变出来的。子鼠、丑牛、寅虎……每一地支对应一个生肖,六十年一循环。而今年恰好又是鼠年,所以,很多媒体都大肆宣传,老鼠应景儿。 其实,如果真要论应景的话,今年应该属“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农历戊戌年(狗年)是闰月,多出来了一个闰四月。而农历四月正好是酉月,按照天干地支顺次相承的规律,五月就该属未土,六月属申金,七月属酉金,八月属戌土,九月属亥水,十月属子水,十一月属丑土,十二月属庚金。可见五月属未是正确的。那么四月属巳是没有问题的了。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叫属相,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十二生肖与中国十二地支相对应,“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次”,中国古代为了记录时间,就利用星象把天上的黄道分为十二个等份,每一个等份就叫做一次,把一次叫做“星次”,十二个星次就环绕黄道成了一个星次坐标系统,十二地支就是这十二星次的别称,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依次命名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卯、寅午戌、申子辰、亥卯未为四组,分别是同宫和三合的关系。
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子对应鼠,丑对应牛,寅对应虎,卯对应兔,辰对应龙,巳对应蛇,午对应马,未对应羊,申对应猴,酉对应鸡,戌对应狗,亥对应猪。
在十二生肖中,人们常用十二句话来表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是中国悠久兽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是兽类的拟人化演绎,还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十二生肖的确定和排列,有着十分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在我国民间,不仅人和生肖的关系十分密切,就连年月日时、房屋建筑布局、人的生辰八字等都与十二生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十二生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固定的社会含义。
冬春生肖包括三个属相,分别是:鼠、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