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考研的人?
先放结果,17年第二次考上,本科工科,硕士法律(035102),16年第一次考了408分(369调剂进复试,因为分数高,所以不用调剂),17年第二次考383 (361调剂进复试,第二次考试没调回原来的专业!!!!!!!!!!),
接下来是故事时间—— 第一次备考(16年): 我本科是在一个极其不专业的学校读的,老师基本不管不问,大一大二学的是A课程,大三学完发现学校居然没有A课程的毕业要求,于是我们那一届同学大一、大二学的A课程全部作废,让我们重新学,到大四才拿到A课程的毕业要求。
我是很不喜欢这个专业的因此有了考研的想法。(我报考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调剂成功!!!!!!!!!当时查询不到自己的成绩!!!!!!!!!所以不知道能不能上!!!!!!!!!所以在复试准备的时候非常敷衍!!!!!!!!!就是去凑个热闹!!!!!!!!!所以我面试表现超级差!!!!!!!!!声音小,眼神不敢与人对视,回答问题叽里呱啦说不出来……)
然后重点来了!!!!!!!!!我调剂到了另外一个专业(法律)!!!!!!!!!但是我在复试的时候说自己要辞职去参加复试(我当时的确准备辞职,但是我没想到我能被录取!!!!!!!!!所以才说要去参加复试),后来老师觉得我要来,于是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好好准备,还让另一个老师专门给我介绍了专业课(我很感谢那位老师的盛情款待!!!!!!!)
但问题是我后面不想再去那个学校了!!!!!!!!!而且距离很远!!!!!!!!!于是我就想再来一次(其实我就是想来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的,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第一次考的那么高的分数为什么不能被调剂过来!!!!!!!!!我想不通!!!!!!!!!于是我决定再战一年!!!!!!!!!
第一次备考(16年): 因为16年是三月份出的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我的分数和排名都是从高到低排的,也就是说我的分数在复试中被录取的同学中最高!!!!!!!!!然而我还是没有被录取………) 所以我就开始准备了第二次初试,因为我不想调剂了 于是我把所有能买的参考书都买了(虽然大部分都没看……….)。
因为我是工科跨法学,所以我觉得我需要提前打点好一切。于是我在16年暑假就参加了法考(虽然是非法本,但我还是报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虽然分数不高,但是也过了。
然后就是17年的二战,因为16年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心情极度低落到极点,所以17年本来是想抱佛脚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但是没想到最终结果反而更好一点。
下面来说说两次备考的不同之处: 第一,16年备考我完全没有基础,所以每一科我都看了视频(免费课件,B站搜得到),然后把笔记打印出来,按照笔记来背,这样虽然效率有点低下 but 我有底了呀;而17年我没有再看一眼视频(当然法律改革了我也不敢多看),直接就看的大纲和真题,并且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定夺复习的重点,17年我主要是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把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整理了一遍并背诵完一遍(自己整理了大纲讲义)二是把所有的历年真题都整理了出来并标明了考察的重点(自己整理真题答案)。
第二,16年我主要是靠课本和笔记,17年我主要靠大纲和真题。也许是因为法本法硕的缘故,我感觉16年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多,很多题目都是基础知识的延伸,而我17年更多的是依靠大纲和真题,因为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通过研究真题我发现有的题是大纲原文,有的是大纲相近似的章节,总之大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最后一个月主要是看大纲和做真题。
第三,16年我是独立作战,17年我有研友(我们两个一起买资料,一起复习,互相抽问,互相批改真题),因为一个人学习效率太低了,尤其是后期很容易崩溃,有人陪着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吐槽会轻松许多,17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考高分!所以我们两的最后两个月每天都泡图书馆,泡到闭馆才离开,回家以后还线上交流(因为各自学习情况不同,所以不能每天见面,只能网上沟通),每天互问进度,互相提问,互相答疑,偶尔也互相嘲讽(我觉得我这个学渣能够考上主要是靠我的研友,她学习太刻苦了,每天晚上学习到十点多,而且记忆力超群,几乎不用背,看着她我就会心慌,所以只能拼命地学啊)。
最后,希望你们的努力和付出能够被看到,梦想和学校不会辜负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