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适合我吗?
不知道,需要先问问你自己。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接下来你要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答案展开的——如果你回答适合我,那很好,你就有信心、有动力开始复习迎考;但如果你回答不适合我,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至少明白了不适合你的原因在哪里,那就针对这些问题调整自己的计划,也许依然可以梦想成真。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适不适合考研,而是我为什么要考研。
1. 为了继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而考
2021 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 377 万,较之 2020 年的 341 万增加 36 万,增幅为 10.5%。这一数字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为什么会如此之多的人选择读研? 有人说是为了提升能力,有人说是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人说是出于对本科遗憾的弥补……但说到底,还是因为大部分人考研还是基于“继续学习”这个目的。毕竟若非这样,本科毕业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的话,谁又会选择考研呢?
当然,也不是说考研就一定能达到或实现这个目标。但如果能静下心来想想你为什么想要考研,是不是真的适合考研(包括时间、精力、能力等),然后确定一个目标院校和专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相信结果不会太差。 2. 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而考
教育部发布的《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9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 2956 所,比上年减少 2 所,其中民办高校 1678 所,比上年减少 36 所。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不含高职) 3031.61 万人,比上年减少 5.81 万人,同比下降 0.02 %。 比上年减少 92.7 万人,下降 0.30 %。
研究生招生 79.23 万人,比上年减少 12.22 万人,下降 1.53 %。 可见,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 “大众化” 阶段向 “质量型” 阶段转变,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层次,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那些选择了工作的同学来说,通过在职研究生的方式继续深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选择继续学习知识还是追求更高学历,都不是人人适合的。如果决定考研,首先要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目标,然后才有资格谈择校择专业。否则,盲目跟风考研,最后只能徒劳无获甚至错过最佳择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