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有必要考研吗?
先占个位置,最近比较忙,以后会补充 1、首先谈谈就业 现在大多数人都很清楚本科生就业率低于大专生,研究生高于本科生的现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法律类本科毕业就业的比率甚至还没有大专高! (数据来自《中国高考报考指导》及各高校就业信息网) 根据上面的数据统计,2009年~2013年全国各重点院校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4%和75.95%,比全国平均就业率分别低6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而北京大学的法学院毕业生竟然有高达六成的处于“待业状态”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如下: 在我国,从事法律职业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俗称“司考”),根据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度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为360分,其中A类取得资格人数为17万4千余人;B类为7万人左右,C类为4万余人。而2015年是改革后第一次司考,通过率下降至15%以下,也就是说要成为准律师的竞争压力相当大。 而北大法律系2014届本科共有402人毕业,硕士共668人毕业,合计1070人,而最终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竟然只有282人之约占总数的二成七左右,这个比率远远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再来看看其他重点大学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2014届毕业生中仅有约三成人获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南京大学法学院2014年的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出国深造……武汉大学2014年法科应届毕业生中有近八成的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研……清华大学法学院201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同学选择读研或者出国读博…… 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是国内顶尖的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除了一部分通过读研、出国等方式增加就业筹码外,仍有接近一半的本科生在毕业后直接面临失业的问题。如果再加上部分专科生以及未进行过系统学习的非科班出身者,可以想见,目前我国的法律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这势必影响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另外,由于本科生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司法考试,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宁愿录用经过多年系统学习的大专生也不愿将机会给大学四年只学了几本教材的本科生。 所以现在如果你准备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话,那么除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学历。
2、再说说考研吧 先说几点注意问题: (1)法学专业分为法学与法学(法学教育试点改革)两个不同方向。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学(法学教育试点改革)主要是面向公务员招录的招考要求,如行政法、经济法等。虽然两者在初试时都是国家统考科目,但在复试环节,法学各专业会有相应的专业课内容考查。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仔细区分清楚自己报考的究竟是属于哪个学科。 (2)考生报名时可选择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能报考)或与法学类专业属于同一学科的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等学科。
从上面这段话可大概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是跨校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第二点就是跨地区难度也增加了 第三点则是跨专业难度加大了 第四点是学校之间难度差异很大 第五点是同一学校的法学专业内部也有难度差别 最后一点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时间,即战线拉得有多长,这一点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 所以综上所述呢,对于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