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学生村官计划?
大学生村官计划,全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2008年开始由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开展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其目的在于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同时在实践中培养了解国情、贴近人民,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2021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河南、湖北、海南、辽宁4个省中进行,其他大部分省份已将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并轨,考试可参考选调生招考。
计划内容
选聘对象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纳入选聘范围,具体要求各有不同。鼓励大学生回原籍地参加选聘。少数民族地区可考虑选聘当地通用语言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选聘名额
2008—2010年全国每年选聘2万名,之后每年2万至3万名。
选聘方式
选聘工作一次性实施。选聘工作采取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统一考试、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方式进行。
聘用待遇
在聘任期间,大学生村官报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当地聘用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水平,并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参加相应社会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工资及保险费用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在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比照任职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聘)用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