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大纲怎么写?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的教学应当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保育相结合,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幼儿教育既应当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又要面向幼儿的今天和明天,关注每个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多种形式的,可以包括语言、艺术、健康和社会、科学等五个领域。
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应当根据地方的特点、本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计划以及幼儿的实际需要制定。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大纲和具体课程的内容选择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
(1)发育适宜的原则。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特点,包括知识、技能、经验,认知、情感态度和兴趣等等。也就是说,教育内容既不能低于幼儿现阶段的水平,也不能超出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
(2)发展适宜原则。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选择教育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的趋势选择教育内容。如果选择的内容脱离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幼儿不感兴趣,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也是不适宜的。
(3)发展顺序性原则。发展具有顺序性,即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同年龄班的发展特点不一样,应该遵循这一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提供教育内容,不能提前或超过幼儿当前发展水平。
(4)发展个别差异性原则。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照顾到个别差异性,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适合不同幼儿的教育内容,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生活活动。包括进餐、入厕、刷牙、洗脸、洗头、穿衣服、玩玩具、整理等。
体育活动。包括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跳跃等动作的学习。
教学活动。包括感知、观察、认识学习、谈话、早期阅读、绘画与手工、小实验、玩沙等。
游戏活动。包括玩积木、拼图、金属、捏泥、纸糊等玩具及活动区游戏。
社会活动。包含尊敬老师,关心同伴、礼貌、遵守纪律、爱惜玩具、遵守各种规则等;认知活动中的分类、排序、数字、形状与空间、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