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学自主招生?
简单说,就是学校自己组织选拔考试,选出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自主招生录取(相对于中考高考这些公认为的“统一招生录取”而言) 一般由重点高中自行组织,考试科目、难易程度、考试时间、录取方式等均由各高中自定。试题不对外公开,考生也无法提前得知。 由于大部分学校的自主招生名额都非常有限,每个年级只有几个甚至一个两个,所以自主招生考试大多只针对初三应届毕业生。
但是!!!2016年起,上海试点自主招生改革,部分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人数一下子增加了数十倍,从之前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三四百人,这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只要你在市重点中学里成绩靠前,就有很大概率可以拿到自主招生的降分优惠。 以复旦附中为例,2015年自主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仅48人,但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就翻了一番多,变成了97人。复旦附中2015年和2016年自主招生分别有30人和86人预录取,这两批学生都可以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具体减多少分,还要看当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号而定。
在现有考试招生制度下,自招对于尖子生而言无疑是最省心的升学路径之一。因为自招考试一般在五月份进行,如果初试(笔试)能过关,复试(面试)一般都没啥大问题了,等到十月份就可以直接确认录取通知书了,完全不用操心后续的志愿填报工作~而且自招一般只考数学、物理、化学、历史与社会这四门,难度尺度也比较好把握。
不过自招也有短板,就是招收的人数相对较少,能够享受到该政策的高中一般也是当地的一流高中,生源质量较好。而且大多数省份目前都规定自招只能降分录取一本线以上的同学,对于那些非顶尖选手而言,自招并不如本一批次填志愿来得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