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立秋后会凉快吗?
立秋不代表气温下降,立秋后天气依然很热。 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之后,刮风时不会再热气腾腾了;早晨起来会发现地面和叶片上有露水出现;而寒蝉发出凄切的声音,说明夏天已经过去了。 但现代气候学家认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结束的时间在公历8月中旬(立秋前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夏季开始和终结的时间差异很大。
比如说,位于西北地区的新疆大部分地区夏季开始的时间一般都在5月,而秋季开始的时间却在9月份以后——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完全有可能出现“五六月份天天洗澡,到九十月份还天天洗澡”的情况! 同样,一些地处南方的省区比如广东、广西甚至可能出现“四季不分明,夏天永远在”的景象。
所以,立秋并不代表气温下降,更不意味着暑热就此结束。对于广大农村来说,真正的秋粮秋收才开始于立秋之后。 当然,从气象学的意义来说,此时节的天气还是属于盛夏,尤其是我国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更是这样:浙江、江西和湖南等省不少地区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仍在继续;长江中下游一带白天最高气温大多在34~36℃之间,夜间最低气温也能维持在25℃左右;西北、华北等地虽然早晚温差较大,但白天的晴热依旧。民间素有“春捂秋冻”之说,意思就是春季不要急于减衣,秋天也不要急着增衣,适当受冻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然而,这种“秋冻”要因人而异。对儿童老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早穿秋裤,预防感冒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