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和马冲?
马与牛相冲,与鼠相害(相破),与羊相合,与猪六合。 马:宜忌之意,并非绝对。 1、《周礼》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汉朝《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其人多畜马。马色皆白,号曰素利”,说明唐朝时候,西方人的马来和中国产的马来种几乎一样,都是全身毛发少,颜色纯白。而现代的马来,除了背部脊骨上的鬃毛还较浓密外,其他地方的毛发都很稀疏,呈银灰色。
2、古人观察自然,发现日升月落有规律,就总结出了地支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指导生产生活。但自然界的变化是很微妙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需要取中间值——子午卯酉为四正,寅申巳亥为四生,辰戌丑未为四墓。如此,天干地支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就变得灵活多了。 如寅巳亥为人元三局,其中寅午戌合火,称为南局;巳酉丑合金,称为中局;亥卯未合木,称为北局。不同地区的动物可以根据各自的局势而互相调整适应。所以地域的差异对于物种的形成和进化至关重要。
3、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十一点到早上五点称作“子时”,阳气开始生长,阴极而阳生的时刻;上午七点至九点“辰时”,万物震醒,阳气盛;下午五点至七点“酉时”,日落西山,阴气渐长等。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受到其他行星的影响,季节没有固定的时间点,所以自然界的变化也不是严格按节气进行的。这就给野生动物的迁徙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生理机能才行。
以马为例,它在冬季主要吃草,春季则爱吃各种青草混合的长叶植物。为什么能有这么灵活的饮食习惯呢?原因就在辰戌丑未这四个月里。当农历二月惊蛰至清明期间,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马儿们的食欲逐渐增加,等到谷雨后,一切草木都进入了疯长时期,这个时候正是喂马的好时节。到了农历五月芒种夏至前后,随着日照时间变长,草木长得繁茂,马儿的胃里也开始出现问题,容易得消化道疾病,所以要适当控制食量。立秋之后,马儿们又要开始为冬天积蓄能量了,这时候它们会大量摄取食物,体重迅速增加,直至立冬前,才开始减少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