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行是哪个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中国传统纪年中的12地支,而12地支对应的是12属相,那么这12属对应的又是什么动物呢? 十二生肖的起源一直难以确认,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因为古代中原地区居民以农为生,每年的农历正月或者腊月有一个固定的节日叫元朔(农历初一)或者元旦(农历腊月最后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祭天(乾)与祀地(坤)。而《礼记·月令》中就有关于祭祀的记载了,其中正月“天子亲率群臣诣郊庙,乃祈岁,先帝”;腊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彻池苑之囿,无禁闭,惟饮劳酒”。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人们开始以十二种动物来代表每月的不同日期,用一天的时间来对应一年的时间。
“子鼠”对应的正是农历正月,“丑牛”对应的是农历十二月,“寅虎”对应的是农历十一月....而到了“亥猪”这一章就结束了一年当中最后一个月份的最后一天,刚好和冬至这一天重合。 十二生肖的确是古人根据自然历法所衍生出来的东西。而除了这个正统解释外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还有的人认为是战国后期的秦国使用水银制造的计时器“圭表”所影响,因为“圭”字下部的一横代表着太阳,而上面的棱角则象征一个月中有许多日子,而正中间的一竖则是表示一年中的365天。这种计时的工具被制成刻漏后逐渐普及开来。而人们为了计算日子就需要一个参照物,这时候具有灵性的动物正好合适,于是它们就被分成了12类并且有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