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是代表什么生肖?
“鼠”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一,与它的形态密切相关—老鼠小巧玲珑、行动敏捷、善于偷窃。人们发现老鼠这个特点后,便模仿它制作一种新的调料。具体做法是,将各种新鲜食材腌制入缸,然后用布盖住口,密封起来,让它发酵。这样做出来的调味品带有酸味,颜色呈酱红色,被称为“酱”或“酱油”。
另一种说法认为酱油的起源与药物有关,早在两汉时期就有记载。《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黄帝问曰:作苦酒(醋)何如?帝曰:予子。少气,多欲,苦酒不可久禁,令人发痈疽。”其中的“苦酒”就是指醋;而“予子”是一种中药,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能消除皮肤炎症,治疗烫伤和刀伤。把这两种东西拌在一起使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类似现在消毒、杀菌作用的液体调味品。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外,还有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认为酱油起源于古代的宫廷里。在封建社会里,许多帝王都有临幸后宫嫔妃的“特权”,而且这种行为还常常被写入史册之中。据说,有一位帝王偶然发现自己的御厨在烹饪时加入了白糖,于是非常生气地问他为什么要犯上。厨师连忙解释道:“这是为了增添色香味,使菜肴更加美味。”帝王听后转怒为喜,不过还是不依不饶地问:“那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厨师诚惶诚恐道:“因为陛下您平时最不喜欢吃甜食……”后来,这种因为帝王的好恶而导致食品配方改变的事情就被传为美谈,成为宫中流传的秘辛。而那些没有得到宫廷秘方的人,只能望梅止渴了。
到了近代,有人根据历史文献对酱油的发源地提出进一步的推测:“绍兴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酱油的地方之一,大概始于明代。”①这里的“绍兴”不是指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而是特指其东部的会稽山地区。那么,这里为什么能成为古代酱油的诞生地呢?原来,这里的百姓有制作酱糟的习惯,这种酱糟就是今天酱油的前身。他们将各种新鲜的食材如鱼、肉、菜洗净切块,与面粉一起放入盆中,然后倒进开水,加盖焖透,使其熟透入味。最后盛盘待凉后,浇上调料汁,放进缸中密封,自然发酵二三天即可食用。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