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考研的?
1.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合适的专业、合适的学校 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是考你的知识储备(当然也包括心态、努力程度),而考研是你对一个专业或一个学校的挑选。在考研的报名阶段,你不仅要选择考试科目,还要选择报考院校及院系,一般来说同一所学校各个院系的竞争压力都是不同的;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压力也是不同的——这一点与高考稍有类似。因此对于考生个人来说,在制定目标时一定不能好高骛远,同时也不要妄自菲薄。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由于大部分院校的同一专业往往设有多个学院进行招生(尤其是名校),而这些学院对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可能并不相同,这就需要考生在决定之前做足功课,仔细查阅所要报考的学校、学科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各个学院的招生情况。
2. 尽早确定目标--越早越好 许多同学在到了大三才想起自己要考研,这个时候才开始着手准备,这种被动的心态是很被动的。要知道大三期间大部分同学已经确定了将来的就业去向,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或是已经开始实习。
而对于考研党们而言应该做好全程的计划安排,提早入手。 早一些确定目标,就可以早一些着手准备专业课的复习。毕竟初试中专业课占的比例最高,分数最多,早点打好基础,后期不用慌张。而且早早确定下目标后,可以更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减少懈怠心理。
3. 有计划性、规划性地进行学习 既然决定了要考研,那从备考之初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规划。 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不妨先从英语出发,争取在考前把单词过三遍,真题做完两遍。政治则可以等到8月份开始也不迟。而数学则是越早开始越好的科目——如果考生基础较好,完全可以9月份再去系统地去复习。
4. 主动了解信息,掌握学习方法 对于初次考研的同学而言,可能不了解哪些资料适合用于初试复习,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搜集信息。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关注目标学校的论坛或者贴吧,里面往往都会有很多经验贴,这些帖子大多是学长学姐们辛苦整理出来的,非常宝贵!
除了积累经验外,大家更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去高效学习。 因为初试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就需要大家在复习时需掌握好方法,做到重点知识点的突出。同时,复习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如b站、爱课程等平台上都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国大学MOOC上也有很多优质的专业课。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总结,那么相信大家的复习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