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南代表什么生肖?
“鹊南”是个地名 《楚辞·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其中的“阰”字王逸注曰:“楚谓之陂,秦谓之坻。”可见“坡”、“坻”二字在古代是可以通假的。再查《广雅·释水》:“圻、坻,渚也。”“墟、丘,堤也。”可知“坡”的本义其实是岸上的高地;而“坻”是水中或岸上突起的小块陆地;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就是“沙洲”或者“洲滩”。所以“涉淇渡沚”中的“沚”也是“洲”的意思——“淇水”和“沚水”其实就是一条河的两个称谓而已——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文中比比皆是(如“泾渭分明”的“渭”字,《诗经》中多数的“沚”字等等)。
由此及彼,“鹊南”显然就是指“喜鹊南面的小国”了(古人把中国叫做“华夏”或“中华”,把中原地区叫做“中州”,这“鹊南”其实就相当于“华右”或者“夏南”——这种称呼方式在很多文章中都有)。那么“鹊南”究竟是哪一国呢? 我想说的是,这“鹊南”其实就是楚国南方的边境小邦,即湘西南的蛮夷之国。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战国时许多诸侯国的疆土都不限于一个国家,而是有几个国家联合组成的一个大国,叫“合纵联盟”,这种情况下国君往往自号“大王”或者“君王”;
第二、这一带盛产木材与竹木,《离骚》说“搴阰之木兰兮”,《招隐士》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第三、这一带有两条河流,北面的那条是长江,南面的条是小江,小江古称“泿川”,这条河的源头就在今天贵州的黎平县;
第四、这一带民族成分复杂,有楚人的后裔,也有越人的后代,还有“百濮”之人,也就是古代濮人的后裔;
第五、这一带古文化错综复杂,既有荆楚文化又有吴越文化,还有百濮民族的印痕。这种情况在今天的黔湘渝三省交界处依然可以看到,这里属于武陵山区,古时被称为“巫郡”,至今这里的汉族还自称“巫人”(我的家乡湘西州大多数汉族人的姓氏来源都是“巫”或是“姜”,如“杨”姓的来源之一便是“杨氏巫人”,而“蒋”姓则是“蒋氏巫人”),而少数民族大都自称“布依”或是“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