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是什么生肖?

詹韵谨詹韵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捉襟见肘”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文是:“赵盾,天子卿相也;齐君之夫人,所以置币,府无储粟,田无储谷,库无兵革,民众而府仓虚,使之即戎,何以克胜?是故明主之养其民,仁政之道也。轻赋薄敛,赈贫恤乏,养孤老疾,可家给人足,进战退守,四邻交好。”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晋国卿士赵盾的部队,本来可以进攻别的国家了,可是由于人民生活困难,一出去打仗就饿肚子,怎么能够打胜仗呢?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就要让百姓吃饱饭、穿暖和。不加重人民负担,轻徭薄赋,让人们休养生息,国泰民安,这样才可以让军队强大起来。” 这里出现了4个意象——袖里、怀中、粮仓、军备,它们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4个经济指标——“吃穿用度+存款”,这和我们现在评价一个人的贫富、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这4个意象的难易程度来推断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如果人们都过紧日子,节衣缩食,那肯定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相反,如果你家里有很多钱但你舍不得花(类似“存着”的意思),那也是个穷光蛋。

我们看这句成语本身——“捉襟见肘”——里面出现了两个表示衣服的词语,可见古人是借穿衣服来比喻过日子。如果日子过得紧巴巴,那一定是“捉襟见肘”,说明很贫穷;反之,则富裕。

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捉襟见肘”呢?当然是穷人啦!因此这个成语就成了形容贫穷的常用语。比如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平立养寡妇》中就有:“(李平立)虽无大块肥肉,倒也有细嚼慢咽,决不是‘捉襟见肘’的。” 而“兔”是最典型的兔子。为什么是兔子而不是蛇呢?因为“兔”字左边是个“口”,也就是有嘴巴的(食物)消耗,而没有“尾”,那就说明不能储存脂肪(粮食),自然就是个清苦命。

井清井清优质答主

捉襟见肘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十分穷困,捉襟见肘出自《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捉襟见肘,穷不苟求,贵不苟求”。

成语典故:春秋时,晋国大夫中山尚有位朋友叫原宪。原宪家境贫寒,住在狭窄的陋巷中,有时甚至连饭也吃不上。有人见到原宪穷困潦倒,就问他为什么不找个好一点的地方去生活。原宪说:“我不能以无能又没有本领为借口去花费君王的俸禄,不能让做臣子的职位空着,让别人来接替。而且那些做官的人言语行为都不仁义,我宁愿固守贫困,也不愿与他们一起生活。”

原宪还说:“从前,在尧帝和舜帝统治天下的时候,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衣食无缺。可是那时,大禹却穿着粗布衣裳,戴着葛藤帽子;尧帝的儿子丹朱穿着用青草和茅草做成的衣服;舜帝的儿子商均戴着南楚地区的破旧帽子。他们三个都做着大官,却穿这样差的衣服,过着这么穷困的日子,但是他们却很坦然、快乐地生活着。可是现在呢?人们如果不知道仁义,衣服破烂,吃饭也不周全,就闷闷不乐。这种人和上面说的那三个人相比,他们的心境不是相差太远了吗?”

“十年不制衣,捉襟见肘,穷不苟求,饱不苟营,以道之故也。”意思是,有十年没有做新衣了,衣服破烂,扯着补绽后的衣襟,露出了肘子,连饭也吃不起。穷时不愿有所求,饱时不愿去谋官,完全因为遵守仁义的原则而造成的。

后人根据这个典故,提炼出成语“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现多用于表示经济困难,应付不过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