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奔波什么生肖?
当然是“猴”,“猴”在十二生肖中与“侯”同音,而且古人将猴子用“候”字来形容(见《汉书·匈奴传》:“宛马、驴骤、可汗之候。”),这正好符合了“猴”居之中且来回跳跃的特征;再者,“侯”的本义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而第一等为公,最后等为士,中间的都为侯。
“侯”字的金文这样写,像是一只手举着一颗树,而“候”的金文这样写,则是两只手举着两个木桩,显然比“侯”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等待”的意思。 所以,古时候的“猴”写作“候”,而且“候”还常常做动词使用来表示“等待”的意思。例如《礼记·檀弓下》:“祭器不假,不可候祭祀也。”“候”又通“逅”,指邂逅,相遇的意思。如《战国策·楚策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后来,人们发现“猴”和“侯”的发音相近,而且含义也近,就逐步用“猴”代替“侯”了。
当然,这种替换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例如杜甫的《小至》有“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云”前面的“云”写错了,应该是“侯”,可见唐代的“候”还在使用。又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念奴娇·春情》里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梅笛”的“笛”字后面一个“笛”写错了,应该是一个“侯”字,因为“吹梅”在旧时诗文里经常使用,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