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的起源,据考证,是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创造了十二地支,用它来记录时间,一天分为子时、丑时等十二个时间段,一年分为正月、腊月等十二月,周而复始。 古人根据动物出没的时间特征给十二地支赋予了不同的形象: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是最原始的版本,其中没有十二生肖,但是已经有了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概念。
在汉代的《说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丑者,阴阳之象。”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就认为,子是阳气之初,属于阳;而丑则是阴之所生,属于阴。这样一阴一阳构成了干支纪年的源头。 而关于十二生肖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年间。明代学者吴承恩撰写的《十二生肖之谜》中认为:“至汉时,始明子丑之序……然世犹无取以为说者……及蜀费玮撰《岁时广记》,以子丑俱属阴,畏剑戟金革,以为凶恶之象,遂绝之于文翰矣。”这里的子丑之序显然指的是十二生肖,他说到了汉代开始明确子丑的顺序,但是在古籍里却找不到对应的文字证据,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子丑代替十二地支记录时间了,所以费玮认为子丑属于阴,属于凶恶之象,于是将子丑排除在了文坛之外(这里所说的文翰应该是指文字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