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朝肖是什么生肖?
“子、丑”为干支之首,“子”代表北方,“丑”代表东北。 十二属相中第一个是老鼠,第二个就是牛。 子时:23时至1时(夜半)。
丑时:1时至3时(鸡鸣)。 寅时:3时至5时(平旦)。
卯时:5时至7时(日出 )。 辰时:7时至9时(食时)。
巳时:9时至11时(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 申时:15时至17时(晡时)。
酉时:17时至19时(日暮)。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 所以鼠在子时是最旺的,亥时最暗;猪在亥时最旺,子时最暗。 寅木、卯木,生者当令,所以虎和兔在寅卯之时,最为旺盛;申金本气相生,但克耗泄气太多,酉金虽然当令,但被寅卯克制太过,所以下午五点以后的生肖猴,逐渐由盛而衰;戌土中丁火余气,虽然能生辛金,但是力量微薄,所以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生肖鸡渐入低谷。
以上内容为个人见解,欢迎指正!
十二生肖朝肖,即在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常将十二生肖配以十二地支用以记年,多用于记人出生的年份,也可以用以代表每个人出生的年份,简称“属相”。中国人普遍认为生肖和星座一样具有影响人生的作用,因此十二生肖也被赋予了吉祥喜庆的民俗意义和文化娱乐功能。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民间文化传说,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吉辞祥语。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