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末什么意思?
古人把天干与地支相结合来表示时间,即“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个“甲子”就是第一个甲子,后面是甲戌、甲申、甲午…… 60岁为一甲子,120岁为两甲子,360岁为十甲子等等;一个甲子循环下去,周而复始,永无尽头。
而每一年的开始就是新年,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因此古人用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来给每个新年命名,如庚子、辛丑等等,直到公元1950年为癸卯年,2008年为戊子年等。 所以你所说的乙丑年是正确的,而所谓的“乙未羊辛卯兔”则是错误的,应该为“乙未羊年辛卯兔月”。
那么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 其实这是因为古人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从腊月最后一天(除夕)到立春前一天属于上一个干支年度,立春节气为新的干支周期的开始,也就是说立春后的一天就是元旦。但古时候没有公历,也没有所谓的新年和春节,古人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作为每年开始的,因为立春代表着新的一年第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
所以这种纪年时就会遇上问题,因为有些年份的春节并不是在立春之后,比如刚刚过去的2017年,立春节气是在公历2月4日,而春节却在公历2月8日。这样新年和立春节气就隔了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于是人们就用“节后生辰”的说法来描述这种情况,即在旧的一年中出生的人在新年中长大了一岁,而在立春以后生辰的人则在春天里茁壮成长。所以就有了“节”后“生辰”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