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指什么生肖?
轩,古代的车子,有前辕后辙之形,用“轩”来形象地形容龙车的华贵。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君即位为天子,取纳采女,诸侯夫人媵七人……于天子三月,而王后不入,不复令居其宫,而成风焉;于诸侯五月,而夫人不入,不复出令居其宫,而生风焉。王姬之未至也,天子待于门外。王姬之至也,尊立于阼阶(zé),而相揖,先拜,后答拜。” 这段讲述的是周天子迎娶王妃的礼仪——先拜后答拜。这里面就提到了龙车。 因为龙是皇帝的象征,天子的出行,自然不能没有龙驾相随。那龙怎么出现呢? 《礼记·檀弓下》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天子当寝,天子未入室,大臣不拜;天子既寝,太子不拜。” 天子睡觉的时候,龙从什么地方显现呢?根据记载,是在帐篷的外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祭祀用的东西——黼(fǔ)黻(féi)。
《礼记·司服》中记载了天子、诸侯、大夫、士的不同服饰规定:“天子之祀:祀天神、地示,则服大裘而冕;祀四望山川,则衣大裘而冕,载榛栉。” 大裘,是周代特有的一种衣服。因为制作复杂且昂贵,到春秋时期只有天子能穿。这种衣服的特点是无袖和无领,但是有大带。祭祀时,为了表示庄重肃穆,不让衣服遮挡视线,就在上面用野兔皮装饰。 这就是“黼黻”的来源,意思就是用白布做底,上面用黑彩绘出斧纹和花纹(也就是“黻”)。这样的服装,既突出了正色——黑色,又暗示着玉璋上的纹饰。这是非常尊贵的衣服。 但“黼黻”并不是专门为祭祀准备的。在周代,天子、诸侯、大夫、士,都有规定的服制,只有在祭天时,才穿着特制的“黼黻”。所以,孔子评价管仲时说他是“巧舌如簧”(《论语·颜渊》)。虽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却不曾被授予高官,一直是个大夫,连“黼黻”都只穿过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