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初等数学吗?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 初等数学是研究初等几何学、初等代数学、初等数论与初等不等式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基础;而它的对立面,即关于微积分的数学分支被称为“高等数学”(Higher Math)或者狭义地称为“微积分”(Calculus或Integration)。 这便是二者的定义了。 其实吧,这个定义还是不够明确的。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起源。
16世纪时,亚里士多德《分析后篇》中的一些理论开始传入西方,被当作研究形式逻辑的理论依据使用,这成为欧洲近代数学形成的根本前提之一[3]。到17世纪后半期,法国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of Samos,约前582年—约前496年)以及意大利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 约公元前330年-约公元前265)的《几何原本》传入欧洲,使得人们认识到,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是图形而不是物质实体,它所使用的公理、定理都不需证明,因而可以先于其他科学而独立存在。同时代的希腊人希帕索斯(Hippasus of Nestus, 约前 280 年-约前 250 年)还提出了“无理数”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数的认识。到了17世纪初,荷兰数学家吉多·范·莱茵(Gerardus Venetus,1545~1600.6.17~1587.1月14日)发明了加减法规则,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代数运算体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初等数学的定义。 而与之相对的,由于牛顿和莱布尼茨在1687年和1684年将微积分引入了主流学术圈并且统一了二者,他们二人也因此成为了微积分的创始人。虽然他们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的,但毫无疑问,这是属于微积分的时代了。因此,从16世纪一直到18世纪,人们所学的,都称之为初等数学或者是算术,而从18世纪至今,则都称之为了高数学分。不过嘛……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好像有些不对啊喂!
好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区分这两者呢? 众所周知,大学里的所有科目都要分成两大类:工科类和理科类。其中,工科类的科目主要在于应用,比如建筑学就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而理科类的科目则更偏向于基础研究,比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典型的专业。同样,作为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来说,其课程设置也应该参照此来设计。 在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学分制,每个专业的课程都有一个基本修读量(minimum requirement),即学生至少要选满多少个学分的课才算完成了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设置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来讲,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要完成自己的培养计划至少需要修满120个学分,而文科类专业则需要180多个。而在这些课程中,又可分为必修课(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r core curriculum)和选修课(major electives),对于前者,各个专业要求是一样的;而对于后者,只要符合相应的专业要求就可以。当然,还有一种是既不属于必修课也不属于选修课的特殊类型的课程叫做专业导论课 (Introduction to Major/Subjects),此类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走向——所以这类课程一般都是会安排在大一的时候开设哒~然后,便有了以下这张图。 以上便是美国大部分理工科大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列表。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一个特点:除了一部分是通识教育之外,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以微积分为基础展开的。换句话说,除了少部分专业外,几乎所有理工科学生的本科培养计划都是以高等数学为基础搭建起来的。这种课程设置的好处就在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后拥有相对平等的开始——这样也就避免了所谓的“数学门槛”的存在啦! 但是反观我国的教育体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国的大学本科阶段普遍实行的是学年制而非学分制,而且大多数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立的校区,这使得很多专业只能单独成系甚至是单独设立学院(比如说北京大学就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等等),这在美国的大学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再来说说课程设置。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会将大一上学期设为公共基础课学期,也就是说,在这个学期的课表上不会出现任何专业的科目;而在下学期,才会逐渐增加专业课的数量。至于大二和大三,则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交替开课的时期。中国的学制是以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相结合而存在的,这与国外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大学生也缺少与美国大学生一样的机会进行科研训练,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面对一些偏重逻辑思维的问题时不甚擅长解决的现象的发生。 所以说咧,题主你既然已经决定跨考了,不如先找一本初等数学的教材好好自学一番后再来选择你的目标院校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