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研专业有哪些?
2014年8月份,教育部公布了《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和培养流程改革方案》,将原“在职硕士”更名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以下简称“专业型学位”),其招生方式、培养模式和毕业标准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同时,又新设了非全日制的专业学位教育——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主要面向在职人员,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在工程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 这些改革给未来准备读研的同学带来了很多选择,也带来一些困惑。对于准备读硕士的本科生来说可能有两个目标:一是想获得学术型学位(学术硕士或科学型硕士),二是只想拿一个专业型的学位证书而不想搞研究。因此,这里需要分别讨论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应该选什么样的学校和哪个专业来读。 我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是生物学专业的,所以当时读研时只能考生物类的硕士,而且也只能报考学术型硕士,所以我选择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生命科学学院做导师,学习分子生物学。三年后我获得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
接下来我说一下我认为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来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法论,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根据这个目标来确定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为什么读研(或者要不要读研)。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是关于如何决定自己的专业和方向,其次是如果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以后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 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要学什么以及将来做什么工作,那么就要开始着手定学校和专业的事宜了。一般来说,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有方向没目标,有目标没方向”,另一个则是“有方向和目标”。 “有方向没目标,有目标没方向”——也就是所谓的“有备无患”。在正式决定自己要考什么之前可以先去各个学校的研招网看看各所学校有没有自己想要学的学科。比如我想学植物学,那就可以去看看复旦和上交大是否开设了这门学科。如果没有的话也不要紧,可以再找找其他开设相同学科的高校。这样就算最后没能如愿以偿也不至于两手空空。 当然这种只找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的做法肯定不适合所有人。对于那些已经有明确目标的同学们而言,就应该另谋出路——“有方向和目标”——就是所说的“有的放矢”了!当你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学校的相关信息,并做出初步筛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