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校训是什么?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山东大学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以文史见长,同时工管、医、理、法多学科都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实力。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恪守"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坚持"四个一流"的建校目标和"四个走向"的发展战略,扎根齐鲁大地,繁荣学术文化,传扬道德文章,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校训中的“学无止境”源自荀子的《劝学篇》,意在勉励莘莘学子们要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