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考古学怎么样?
厦门大学考古学是厦门大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其前身为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童书业教授为首任馆长。90年代初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改为人类学博物馆并扩建,改为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平米,馆藏文物万余件。考古学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下设专业,属于历史学科的二级学科,也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由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造兴教授(1929-2011)创建。厦门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为厦门大学历史系下设学科。
考古学现有教师6名,兼职教师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
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和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先后获得中央和省、市多项经费资助,2000和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校重点学科和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开始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2010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是福建省考古学会和福建省人类学会所在地。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下设11个系、3个实体馆和1个非实体学院,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6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站博士后81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82人、硕士研究生712人、本科生2916人,学院现在教师356人,其中教授114人、副教授181人、讲师59人。